本文作者:交换机

特色书法比赛,书法比赛特等奖作品

交换机 05-09 40
特色书法比赛,书法比赛特等奖作品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特色书法比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特色书法比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获得85年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北大高材生葛...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特色书法比赛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1个相关介绍特色书法比赛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获得85年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北大高材生葛全胜的书法水准如何?

获得85年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北大高材生葛全胜的书法水准如何?

首先得肯定,葛先生的字写的是可以的,是有书***底的。但这字不管得过什么奖项,并不能说明什么,最多就只能说明,在有限的投稿人群里,他的字写的比较出众,仅此而已。在民间,字写的漂亮的,真的不计其数。就我所碰到的,我的中学语文老师,还有我的一位中学同班同学,及我的一位同事,他们的字都是那么的漂亮,都是我学习的榜样。虽然自己也苦练过一段时间的书法,但50年过去了,现在想起他们的字,就觉差距太大,自愧不如。

1985年是中国硬笔书法非常值得记住的一年,这一年发生了很多大事,有一件事对于中国硬笔书法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特色书法比赛,书法比赛特等奖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因为这一年举办了一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仅组委会收到的稿件就有100万件,以后的任何一次展览,投稿人数再也没有超过100万这个数字,以这个比赛为起点,接下来的20年,是钢笔书法的大发展时期,八九十年代,练字已经成了一种时尚。虽然后来练习钢笔书法的人越来越少,但是那个时候打下的基础,一直影响到现在。

在这次中,一共评选出了10位特等奖获奖作者,曹宝麟、赵彦良、张秀、刘惠浦、任平、马明、仇寅、葛全胜、顾仲安、张杰,其中大部分到现在再书法界仍然是佼佼者。比如曹宝麟、顾仲安。他们奠定了钢笔书法或者说是硬笔书法的基础。

题主所提到的北大高材生葛全胜就是其中之一,能够在100万件作品中脱颖而出,必定有过人之处,只是现在他已经不涉书坛久矣,曾经的书法家成了一位科学家,博士生导师。我没有找不到他的清晰的书法作品了,但是从这幅模糊的作品,依然可以感受到他的秀美的书法风格

特色书法比赛,书法比赛特等奖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虽然这10位特等奖作者有的已经不参加书法活动了,但是这次比赛的意义一点没有削减,给中国硬笔书法开了一个好头。如今电脑时代,还有很多硬笔书法家在坚守,正是得益于这次比赛的影响。

喜欢书法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不二斋,关注更多精彩,一起玩耍。

作为一位前两年被提名为科学院院士的科学家,很少有人知道葛全胜还是一位书法高手,甚至在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最权威的1985年全国钢笔书法大赛中一举拿下特等奖。虽然有着扎实的书***底,如今却很少有人记得书协会员葛全胜的名字

特色书法比赛,书法比赛特等奖作品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事实上,葛全胜不仅是北大高材生,还曾就读中科大研究生院。如今也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担任着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等职。这样一位成绩斐然的科学家,的确很难与他书法家的身份联系起来。

在极为有限的关于葛全胜学书经历的资料中可以看到,葛全胜其实也是自幼学书,和很多书法爱好者一样,从颜、柳楷书法帖入手,稍长习褚遂良及“二王”,后来便潜心于米芾行书王铎、孙过庭草书,兼涉六朝碑刻。在繁重的科研工作之余,葛全胜还能在书法领域涉猎广泛,自成一格,殊为难得。

惊龙轩不止一次提到过1985年在硬笔书法发展历程中的特殊性,毫不夸张地说,这一年应该是硬笔书法史上非常具有意义、具有里程碑高度的一年。

1985年的那一届中国钢笔书法大赛,参赛人数突破了100万,是目前为止中国书法史上参赛规模最大的一次。由此可见,当时的硬笔书法拥有何等广泛的群众基础!此后十年,进入了中国硬笔书法发展的黄金时期。而在那一届大赛中脱颖而出的10位特等奖获得者,无疑就是站在巅峰的一战成名的硬笔书法高手。时年22岁的葛全胜,一举拿下青年组的特等奖。与他一起获奖的人包括任平、顾仲安、张秀等人,无一不是此后硬笔书坛的翘楚。葛全胜的书法实力可见一斑。

可惜的是,因为工作的原因,葛全胜此后便淡出书坛,只是把书法当成了一种业余爱好从未放弃罢了。就算要在网上搜索几张葛全胜的书法作品也很难如愿,这两张配图还是惊龙轩从一本那一届特等奖获得者的作品结集中录用而来。

从这两张不算太清晰的硬笔书法作品中,我们可以感觉到葛全胜书法的鲜明特点:萧疏有致、流畅自然、颇具书卷气。

这一届比赛分中老年组和青年组,一共有10人获得特等奖。他们的书风、审美取向、表现技法等,都显得相当成熟且具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基本代表了当时硬笔书法界的艺术高度。不仅如此,他们中至少有一半人现在已经是毛笔书法领域的高手。葛全胜能从这样的比赛中脱颖而出,却因为诸多原因无法驰骋于书坛,不能不说是书坛的一件憾事。

这些年,硬笔书法的发展已经风光不再,有着多方面的原因和无奈。尤其是最近十几年的时间里,硬笔书法创作基本处于停滞状态,鲜有突出作品和精英的出现,更使得上世纪八十年代的那一届钢笔书法大赛成为了一次意义非凡的绝唱。

作为学生,学写钢笔字,还写的不错。不过,还缺乏笔力、功力。尤其不利于学写毛笔字。学写硬笔字,必须按照楷书的方式,写规矩写好,能显示笔力功力,为写毛笔字打好基础。以后,学写毛笔字,才能写的端壮、苍劲、有

85年钢笔书法大赛至今都是无法超越的一个高峰,这是一个非常有意义的一年,这是一个具有里程碑高度的一年,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1985年中国钢笔书法大赛是中国书法历史上参赛人数最多的一次比赛,投稿者有100万人之众。您没有看错,100万人啊,这群众基础该有多深厚啊,真的是另人唏嘘。可谓是前无古人,后至今没有来者。

这届钢笔书法大赛特等奖一共有十个人获奖,这十位是:曹宝麟、赵彦良、张秀、刘惠浦、任平、马明、仇寅、葛全胜、顾仲安、张杰。这十位书家他们的作品、风格、审美取向、取法、表现方法、技法等,都具备了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这其中很多人如今都已经成为了毛笔书法领域的高手,而只有一位可谓是灵光一现,此后在硬笔书法界再无痕迹,这位就是葛全胜。接着我百度了一下:

葛全胜 ,男,汉族,1963年出生,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研究所所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旅游研究与规划设计中心主任。兼任国际全球环境变化人文因素***(IHDP)中国国家委员会秘书长 ,国际地圈生物圈***(IGBP)中国全国委员会秘书长,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中国文物学会文物旅游规划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地理学会理事、气候专业委员会主任、历史地理专业委员会委员 ,中国气象学会理事,北京气象学会理事,《地理研究》副主编。

原来葛全胜是一个科学家,一个中科院博士,这样一个科学家还是个书法家?看来人家才真正地是一个“玩”家。

后来又找了一些资料才知道,人家9岁开始学习书法,从颜真卿柳公权入手,稍长之后学习褚遂良及“二王”,据说近年来开始潜心米芾、王铎、孙过庭,并且兼涉六朝碑刻。从百度中看到人家还是文物学会副会长,这大概就是书法带来的影响吧。

葛全胜的硬笔书法从网络上能够找到的仅有的几幅图片来看,是很本分的那种,用的就说很普通的钢笔,不像有的人会选择一些特殊的书写工具。用普通的钢笔,纯粹靠细线条取胜,这是不容易的。用笔很流畅、结字也有[_a***_]书法的功底,而章法布局给人一种萧散、恬淡的感觉。

葛全胜能在100万人参赛的书法大赛中成为最顶尖的特等奖的一位,这次获奖也说明了人家的硬笔书法水平那是杠杠的。但更让人佩服的是拿了这么大奖,竟然一转身又投身到了科学事业中去。看来这次参赛人家只是为了自我证明一下,拿了大奖,证明之后就转身而去,高人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特色书法比赛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特色书法比赛的1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btwpw.com/post/46744.html

阅读
分享